你是 注册成功, 为你配置的专业顾问是安老师,电话:138 1151 6131
实务中,有些公司不是真心进行股权激励,往往声称给员工以股权激励,也大肆其鼓地进行了宣传,但是等到员工主张权益的时候,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作为被激励对象而言,认坑防坑避坑就很关键了。
举例,某公司向员工发出《股权期权计划要约函》,明确表示特以总价为1元的对价向员工提出该要约,授予员工一项期权,有权以每股1元的价格认购37500份期权。当后续员工想要主张权利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可行性!为何?因为仅凭要约函无法确定究竟是授予哪家公司的期权、行权的具体方式和程序等等。
还有些上市公司做员工激励股时,员工贷款购入股权激励计划股份,个人财务压力重重。一旦公司经营不善、股价下跌,当初为了分享公司成长而买入的部分股权激励计划股份,难免被套牢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, 去登录
暂时没有评论,评论一个吧?